今日头条: 2024年金秋杂志社部门预算
欣逢盛世忆坎坷
2011-2-24 16:37
945点击

19589月初,阴雨连绵,树上的知了,嘎然而止了热烈的聒噪。中国的大地上,也骤然刮起了一股政治的冷风。3日的下午,在长安县银行鸣犊镇营业所工作的胡兆生,突然被宣布为极右分子,开除公职,送劳动教养。这一决定,连胡兆生都感到莫名其妙。这个对党十分热爱,完小毕业后上了两年省银行学校,工作出色,性情开朗活跃的年轻人,沐浴着党的阳光。就在一年前,他的儿子降生了,妻子蒋晓文问给孩子起什么名字,他胸有成竹地回答:“叫红权,表示我们热爱和拥护党的红色政权啊”,可刚刚过了一年,胡兆生却被打成极右分子。上级宣布“属于敌我矛盾,暂按人民内部矛盾对待。”胡兆生论理力争,想要弄清事理。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说:“你在1957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农村存在着买卖婚姻的落后现象,这次反右斗争中,把你的那次发言拿出来批判,你不是攻击社会主义是什么?你的认错态度不好。你可要明白,你的家庭是富农成份呀!”打了牙齿给肚子里咽的小胡,只能接受组织的处理,走出许多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先被遣送到长安县鞋厂劳动,户籍回农村。第二年,他又被遣送到彬县的马栏农场接受劳动教养。在那里,劳动和生活的条件十分艰苦,1961年的冬天,连下了几场雪,天气异常寒冷。一天,他接到妻子蒋晓文的一封信。信中真是冷热骤降:妻子寄来的儿子红权一岁的照片,让他倍感温暖欣喜;但信的最后,妻子却提出要和他离婚。几天后,县法院的一名法官和蒋晓文来到马兰牧场。妻子说:“在政治上,我和你站不到一块。”法官征求胡兆生的意见。胡兆生说:“只要她不感到痛苦,我无任何意见。”便在离婚判决书上签了字。这时,在农村老家的母亲因病去世。孩子没有妈妈,他没有妈妈,一家剩下两个没有母亲的人!

1962513,马栏农场宣布对胡兆生解除劳教。胡兆生回到了老家长安县杜回村。他去附近村的一个奶妈家里,接回了儿子红权。在一间半宽的瓦屋下,父子俩开始了凄风苦雨的生活。回忆那段日子,胡兆生痛苦地说:“自己被打倒了,工作丢掉了,工资没有了,母亲去世了,妻子离婚了。我拿起铁锨平地,一步步丈量人生的艰难。”两年后,小红权上学了,常常是他上地去劳动,儿子上学未归,他和儿子之间经常用纸条交流,告诉孩子他去哪里做活了,锅里做的什么饭,你自己舀着吃吧。这时,政治运动不断,四清,“文革”, 胡兆生都成了挨整的对象。可最痛苦的还是“衣服谁来补,饭菜怎么做,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谁来教育我的孩子?”为了孩子,为了心中一盏未熄的灯,他乐观、开朗、用豁达坚强的性格战胜逆境中的一切。他想,出身不能由己,命运可以选择。他常回忆在马栏农场时,被打成右派的一些记者、讲师等文化人,讲给他人生的许多知识,他相信阴云总会散去,阳光定会重现。他用乐观的态度,想方设法逗儿子高兴。吃饭菜没有醋,他说:“浆水酸,红芋甜,爸做的搅团筋的能过年。”叙述当时的生活情景是:“每逢下雨天,说闲却也忙,床前看书报,跪下洗衣裳。”、“蜘蛛为我补蚊帐,黄猫为我守粮仓。”艰苦劳动之外的读书、看报、学习,让他的心头高扬起生活的勇气,“身处逆境心常态,履踏坎坷志愈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芒,照射到祖国的各个角落,更洒向无数蒙冤的人群。197812月,上级为他第一次平反,结论是“虽有错误,但不应划为右派。”一月后,对他进行第二次平反,宣布“原来的定性全部错误”。1979年元旦,通知恢复工作的胡兆生,去长安饭店报到。那天,雪过天晴,天是那么蓝,地是那么纯洁那么白,只有经历过深沉痛苦的人,才能感知到心里兴奋的滋味。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天下了一场雪,路上是白的,咱一看风摆着树来雪压着山,回头看,脚步踏了一串串,长安饭店去报到,心里仿佛是春天。”从此,他成了人民银行长安县支行的一名员工。

胡兆生十分珍惜今天的生活,他奋力工作,用工作来报答达党和人民的恩情。不久,长安县人民银行召开了一次演讲话。在这次会上,胡兆生以《谱一曲老兵新传的歌》上台演讲,震动很大,全场同志都被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他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改革开放,争分夺秒地工作。从1979年到2009 年,他连续四次获得县农业银行(后调入农业银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8年,还获得中国农业银行陕西分行“优质服务标兵”的光荣称号。

三中全会前,他的家里是愁事苦事不断;这时候,,家里的喜事乐事连连,1977年,他的儿子蒋宏权(儿子随母姓,‘红‘改成‘宏’)考入西北农学院经济管理系;19807月,他和张玉萍结婚。张玉萍过去也受过磨难,他们恩爱有加,互相体贴照顾。妻子要他别操心家里事,大小活儿她一人包揽,要他一心扑在工作上,要把工作干好。19873月,胡兆生实现了终生的愿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里,笔者还想记述两个片段:19873月,胡兆生去长安饭店参加银行系统的一个会议。一天早饭后,他的前妻蒋晓文突然要来找他。他的心突突跳起来,20多年未谋面的妻子,来了该怎么办呀?门叩响了,他开了房间门,前妻蒋晓文站在他的面前。他脱口而出:“多亏你和我离了,不然,多少次运动,会把你吓死,与其吓死,不如你早日逃个活命!”蒋晓文大哭,说:“你是用刀子戳我的心!”胡兆生大笑,可是心里却也在哭。这是由于政治运造成的人间悲剧;

1958年到1980年,胡兆生在痛苦的深渊里挣扎了22年,由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了年近半百的人。对于一个人来说,损失太大了。每每回忆过去,胡兆生自己都难于相信:我一个极右分子,怎的成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这时,

有人问他是怎么从崎岖路上走过来的?他简单回答了四句话:“读书精神好,劳动无价宝,幸福知享受,乐观人不老。”

19933月,胡兆生退休了。退休后,他关心时事政治,很爱学习,订了《华商报》、《收藏》、《报道荟萃》、《讲演与口才》等报刊杂志,每天读书看报,从中聆听祖国的前进的脚步声,用一颗童心去呵护身边的新鲜事。他看到,我们的国家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日新月异,让人十分振奋。可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如一些人的思想品质不那么好,不重视道品质修养。1922年秋初的一天,他乘公交车去西安市,车上,人很多,他上车后,有一位衣着较烂的大学生热情给他让座,可是,另两个大学生,却装作入睡的模样,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任凭旁边的老年人艰难地站着。为了表彰主动让座的大学生,他从兜儿里摸出一枚古铜钱,送给他。并说:“你做得好呀,懂得遵老爱幼,我感谢你!”另外两个大学生,闻听后立即站起来,给旁边年高体衰的人让座。这一件事的前后变化,让胡兆生看到自己虽然老了,但还可以继续为我们的社会做出奉献:这就是帮助青年人发扬传统美德,做一个高尚的人。他认为,让座虽是一件小事情,可我们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就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回家后,他找了一些硬纸板,穿针引线,把他从古玩场买来的古铜钱,一枚枚用线固定在纸板的一角,纸扳中间写上“赠品”二字。旁边用蝇头隶书写下16个小字:“欣赏书法,增加乐趣,倡导文明,表示谢意。”并依据考证,在古铜钱下边注明:钱上的字系欧阳询书,唐高宗李渊武德四年(621年),某年某月某日于西安——长安的公交车上。这个褒扬先进精神的卡片,他看得十分神圣和重要,每次乘车,他都要多带几个,遇见风格高尚的青年人,他都要站起来,说明他自制这张卡片的珍贵,为什么要送人。乘公交车的人,都为老人悉心呵护高尚道德情操的做法感动。有人说,乘坐这次公交车,我无形中受到教育。从2002年至今,胡兆生老人已送出卡片300多张。

采访结束时,胡兆生老人陪我走在长安区的大街上。他对我说,我今年79 岁了,年龄长度是有限的,不会拉得很长,但增宽是可以的,我要延宽我的生命。我问他:“增宽是什么意思?”他回答:“就是要多做好事情呀,宽度增加了,生命也就延长了。”

在公交车上,我对站在窗外向我挥手的胡兆生喊:“胡老,你真好呀,我祝你健康长寿!”

侯斌生于1929年2月6日,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在西北青年干部学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分配到商南城关区任团工委书记,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至1955年任共青团商南县委员会副书记、组织部长、书记。1955年至19...
文·图/艾绳根艾绳根,1933年生于陕西省榆林市镇川堡。曾在镇川小学、中学和米脂县中学读书。1947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甘宁晋绥边区绥德分区警备2旅、西北独立1师、军委坦克3师、坦克学校任文化教员、参谋、科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信息-论坛社区
西部金秋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4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