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2024年金秋杂志社部门预算
老党员赵千秋扎根山区六十年
2011-2-24 16:21
1084点击

永远跟着党,步步得胜利。

永远不褪色,晚霞更光辉。

凡是了解赵千秋的人,就会认为用这四句话来概括他的言行是真实的,因为他从16岁参加革命,一贯勤奋工作,到60岁离休之后仍不停歇,老有所为,笔耕不辍,静下心来,总结过去,服务现在,创造未来。

 

少小离家  永远跟党走

1933年元月,赵千秋出生在陕西省蒲城县荆姚镇王子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虽然贫困,父母亲还是想让儿子学文化,出人头地。8岁,父亲送他上私塾,后来进入当地的甜水井乡中心小学学习。老师中,有4名地下党员,暗地里对学生讲革命道理,校长肖学增虽是三青团骨干,也偷着看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同情革命,上延大韩城分校,参加南下大队任西乡县首任粮食局局长。体育老师刘馥彦,蒲城县一解放,就被任命为区长、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赵千秋受其思想影响较深。最后考入渭南县景贤中学,因家贫困,交不起读书费用,勉强支撑到1949年春。听说上八路军的学校不交钱,还管饭,便萌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就在这时又遇到本村的刘唤民是1944年参加八路军的炮兵营长回家探亲,他对赵说,我原来不识字,没文化,吃了不少苦头,你一定要上学学文化。不久,赵约了三名同学去延安大学韩城分校,路上找不到饭吃,肚子饿的咕咕叫,人也疲累的走不动了,正好碰上了解放军,部队看他们是投奔革命的青年,热情地招待了一顿饭,住宿了一夜,临走时又给装了一大袋干粮,又继续上路了。当走到蒲城县与韩城县交界处的兴镇,巧遇从晋绥过来支援解放汉中干部大队和延大韩城分校的学生和并了。一位年长的同志对他们说,我们是一个大集体,是革命的大熔炉,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你们要参加革命,得吴政委批准才行。随即领他们去见吴政委(吴亮明,西乡县首任县长,县委书记,后任汉中地委组织部长、地委书记,陕西省水利厅长,省气象局长),吴问:“你们三人都是学生吗?愿不愿意参加革命,我们要打到汉中去,解放全陕南,一路上要和敌人打仗,你们怕不怕死?”三人齐声回答“不怕死”。没想到就这么简单,这么快,只几分钟,就被审查批准入伍了,不一会儿,发给每人一本毛主席著的《新民主主义论》,一套灰色土布服装等用品,就这么高高兴兴,心甘情愿,意气风发地跟着这个大集体走了,把一切交给党,一直跟着走了60年,从不歇脚,从不停步。现在78岁了,还在跟着走,一直要走向生命的尽头。回首往事,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光阴似箭,人生苦短,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一路坎坷走来,能够活到现在,看到了今天,实属万幸,真不容易啊!

第一次看电影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南下干部大队跟随部队在炮火中不断向西推进。

1949年的520西安解放,南下大队驻在和平门外,全体人员有生以来第一次集体看了一场黑白无声电影,赵千秋感概的说:“啊,这就是电影,尽管听不到画面人物说话,但精彩的表演我记在心头,比我孩提时在农村看的‘西洋镜’,简直太美妙了。走出家乡的黄土地,外面的世界真大真好。”

头一次见大人物——彭德怀

1949524,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南下大队奉命从和平门外驻地前往皇城新城广场参加军政大会,会场下面没有一个坐凳,人群就地落坐,人们都显得激动而安静,赵千秋年小机灵,抢先朝前坐在紧靠讲台下面一侧,能昂首看清台上的讲话人。大喇叭传出西安市市长贾拓夫宣布:请彭德怀司令员讲话。顿时全场掌声雷动,啊,他就是彭德怀,一片一片的人群站立了起来,谁都想多看一眼这位出生入死,横刀立马,让敌闻风丧胆,深受人民爱戴的大将军。有的人站起来大声吆喝:“同志,同志,你不要站,你站的高了我看不见”。台上的主持人连说了几次,让大家坐下,站着的人听从指挥,都坐下了。此时,赵千秋想起解放前8岁读私塾时就听说过共产党里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的名字,他们打日本,打蒋介石厉害的很。而今天真的见了这名伟人,他身穿灰军装,浓眉大眼,敦实个子,强壮体魄,他那坚定宏亮的湖南口音润入了这位热血青年的心田。60年过去了,赵千秋至今还记得他讲的两句话:“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消灭胡马军,解放大西北!”

宝鸡支前

第一野战军7月发起的扶眉战役,激战4天胜利告捷。宝鸡解放时,陕南工作大队随18兵团进驻宝鸡县黄家崖。赵千秋与三中队在宝鸡火车站站台看管粮库,为大部队入川发放面粉和大米、小米、马料,后又在宝鸡县北山营子头村、凤翔县、岐山县一些村庄收缴流散在地方的枪支,征收公粮,支援前线。

两次抓获6名特务

宝鸡解放初期,国民党潜伏的特务四处活动猖獗,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严重威胁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因此肃清特务就成当务之急。

三中队的任务一是保卫火车站台粮食的安全;二是为解放兰州、青海的军队发放粮食。晚上在车站上看守粮包,到了半夜,赵千秋透过月亮,发现有一个人从围墙上跳下来,正弯着腰,向粮库走来,他即轻声叫醒山西籍老干部陈宝莲(1938年参加革命),并报告了情况。陈说不要惊动,等到近了,再收拾,当那人接近后,陈立即将子弹上膛,大吼一声,干什么的,举起手来,不准动。赵和山西藉老八路吴守玉搜遍全身未发现什么,陈又命赵从此人来的路上搜查,赵看到青草长的很高,唯有一路草被人踩踏倒了,他就从此挨着搜查,边走边搜,一只脚碰到一块硬东西,用手捡起来一看,却是一只三八式手枪,有403号子弹5发。把人交给了宝鸡市军管会,枪交给了三中队政委。政委笑着说:“你小青年挺胆大,能行呀,要不你先把枪带上玩几天,再交回来。”赵怕丢失,没要枪,高兴的敬了个礼,撒腿就跑了。

有一天,三中队的云政委让赵千秋和在老区打过日本鬼子的山西籍老干部谭风,李五羊三人牵一匹骡子,带一支水连珠步枪20发子弹,三个手榴弹去宝鸡益门镇执行任务。该镇距宝鸡40华里,要翻山越岭,赵从未见过那样大的山,加上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汗流浃背,酷署难熬,赵两腿不听使唤,走不动了,那两人看见了便说,你走不动了,上山时把骡子尾马扯住,说来真灵,赵扯住骡子的尾巴,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中途遇到解放军劝阻他们,不要去,说前面有敌军不安全,那两位老干部说:“我们打过日本鬼子,不怕蒋胡匪军,一定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走到镇上一看,没有几个人,青年人全跑光了,所见的都是老年人,人累的又饿又渴,正巧碰上一位挑担子卖醪糟的老人,每人要了一碗醪糟,还没喝,有人就说,“你们快走吧,说不定中央军又打过来了。”他们三人还没歇脚,盛在碗里的醪糟也未喝,就马不停蹄地往回赶,不料走错了路,进到坡沟里,躺了四具敌人的尸体,都有臭味了,他们掩鼻在死人堆旁边收了一支中正式步枪。还没走多远,刚上一处小山头,瞅见前方有几个担挑子的人,两个山西老同志心生一计,俩人嘟噜了几句,使用诈术,谎称一人是排长,一人是班长,迅即从一侧迂回到这5人面前,大吼一声,缴枪不杀,命令一班班长机枪瞄准目标,把这伙人吓懵了,一时不知所措,连声说,我们没枪。又命令他们各人拉开了间距,举手拍掌,赵千秋和另一个人打开手榴弹盖去搜查,全担的桃子,把筐内的桃子全倒出来,未发现枪支,便用自带的绳子,捆绑其双手,再用另一条粗绳从五人腰间穿过,相互连成一条线上路了,一路上,这五个人不断的求饶放行,多次说,只要能放走,就给他们银元、大烟土。他们坚决不要。赶天黑回到宝鸡,把5人移交给宝鸡市军管会,第二天政委在会上说,军管会表扬我们,抓的这几个人全是受命潜伏的特务。

南下汉中接管镇巴

194910月,人民解放军乘风破浪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全国一切国民党盘踞的地方进军,18兵团突破敌人秦岭要塞向汉中挺进。陕南工作大队,在宝鸡县黄家崖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个国庆节,中共汉中地委从陕南工作大队选配人员64名,组成第3中队,配合从安康西进的人民解放军55师,于1217和平解放镇巴,接受国民党陕西省反共救国军第12游击纵队第5支队的起义。

1218镇巴解放的第二天,第5支队司令庞文彦命令驻在县城武装部队580多人,全部赤手集中在县城西门外河坝里,宣布起义书,然后将起义书呈交给县政府和解放军55163团的负责人,县政府宣布了对起义人员安置政策,进行整训,收缴各种枪支1000余支,迫击炮2门,电台3部,当时的县城重点地段都有解放军火力把守,以防不测,保证了接受起义大会的顺利进行,圆满结束。

3中队的同志,都担任了县委、县政府各部门的领导及各区的区委书记、区长,成为建立新政权的骨干。赵先是接收国民党镇巴银行,后是民政科科员,主管干部人事工作。大家都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全身心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剿匪肃特,镇压反革命,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抗美援朝等各项运动。这一批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永远跟着党走到底的南下干部,呕心沥血,为镇巴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为镇巴的改革开放大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镇巴第一个收音员

19497月,在宝鸡黄家岩村,汉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吴思宏,根据上级指示宣布:雒云为中共镇巴县委书记,薛步华任县长。会后给两位领导各配发三八式手枪1支,(由警卫员傅才有、郭务云持枪)、金星牌钢笔各1支、骡马1匹。另给县上配收音机1台(苏联制造)。从此镇巴有了第一台收音机。

1950年春,成立县收音室(现广播电台的前身),地点在县政府,旧县委宣传部管理,任务是接收记录新闻。定时接收中央广播电台、陕西广播电台播出的中、省要文。有了收音机,成立了收音室,由谁来担任收音员,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收音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政治可靠,觉悟高;二是要语文条件好,记录速度快,文化水平高;三是吃苦耐劳,责任心强。领导上首先从南下干部中挑选,此项大任就义不容辞地落在了赵千秋的肩上。

赵是南下干部三中队中小有名气的青年,办起事来麻利、认真、雷厉风行,这个工作岗位,很适合他,也最需要他。

首先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平时要多检查、勤保养,将频率调定在最佳状态,提前到岗,分秒不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要闻,每一篇文稿,每句词、每个标点符号、难字解释、字体型号,都要连续重播三次。赵千秋对每一篇文稿都要聚精会神作好记录、原原本本,一字不差,一点不错,然后用手工复写成《快报》,发送给县级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阅。那时刚解放,机关办公穷得没有手刻钢板、无蜡纸、无油墨、无油印机,只得手工复写,次后有了这些办公用品,就用镇巴纸厂产的毛边“二元纸”作为办公用纸,所印发之记录新闻就较前进了一大步。

干了一个多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县民政科急需一位主管全县各级行政干部考核、配备、调动的干事,赵被调任此项工作。这就是人常说的“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195012月,县收音室改为“县收音站”,县城人民首次听到无线电广播。

赵千秋是3中队年龄最小的青年,他爱学习,守纪律,工作积极,吃苦耐劳,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思想进步,深得领导信任和器重,真是一路风雨一路歌。1949年的春天入伍,9月就在宝鸡北山营子头村的关帝庙内举手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今共青团前身)团员,第二年1950年的1月又光荣地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镇巴县原有8个区,他就担任过一个区的区长、两个区的区委书记,县革委会生产组副组长、县工业局局长、县教育局局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统战部长、县政协副主席。1951年地委组织部下文通知调赵到地委组织部工作,镇巴县委不放,留在镇巴,这一留就在镇巴山区六十年。当年背上铺盖行李,全靠两条腿一步一步从关中平原出发,过渭河、进西安、翻秦岭、渡汉江、入巴山走到镇巴的64人中,现在还留在镇巴的只有从晋绥来的两个人,陕西的13个人中,只留下赵千秋1人,他们像3颗永不生锈的镙丝钉,牢牢地钉在了他们热爱的镇巴大地,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这块神圣的红色土地和英雄的老区人民。

特别能吃苦

由于赵千秋积极肯干,工作勤奋努力、责任心强、头脑灵活又特别能吃苦,交给的任务没有完不成的,正因为如此,县上一有重大任务,或处理突发事件,要抽调人员的话,赵就是首选对象。

1971116下午3时许,突然传来观音区田坝公社阳坡大队农民为采掘春节燃料——石炭,19人被塌方压死于石碳洞中的噩耗。县革委会副主任薛雨贤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在会上作了简短介绍后点将说:“由赵千秋同我一道前往事发地点,会后立即动身”。

人命关天,分秒必争。会后2人立即赶程。当时正是冬至过后的数九寒天,海拔700米的县城正在下大雪,可知他们要翻海拔2000米以上的星子山降雪将会更大。明知雪山险,偏向雪山行。他们带着手电筒、干粮和行走雪路的脚力,于下午4时毅然上路。县城离事发地150华里山路,全用步行,且大雪封山,要走夜路,谈何容易,他们重任在肩,心急如焚。黄昏降临时,已过鹿子坝,爬上壳壳石,行走在油盘垭的山道上,天已黑尽了,当翻过冰雪封盖的大山后,已是夜间10时许。一路上狂风肆虐,漫天大雪。他们步履艰难,全身疲劳,饥寒交迫地走到星子山途中的一户农家,在火炉旁烤热了身子,吃了热饭,喝了热茶,顿时又精神起来,付完饭钱和粮票,继续赶路。第二天上午10时抵达观音区,作短暂停留后,于下午4时到达目的地——田坝公社。一到公社,顾不上休息和吃饭,便由公社干部领路直奔阳坡大队事发地,现场一片哭天喊地的哀哭声,死难者亲属和群众围着县上来人,泪流满面地诉说着,当时决定:一、先抢救还埋在洞中的人,党团员干部带头,立即行动;二、已抢救出来的死者,由家属运回安葬;三、立即拾柴禾在洞口生堆篝火,以便在火光下救人;四、由熟悉洞况的人,在洞中观察岩层变化,严密监控,确保抢救工作安全进行。经过一夜紧张的搜救,到次日中午终于将19名遇难者尸体全部抢救出洞,其中一家死两人的就有3户。

死者安葬后,立即召开大队、生产队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坐谈会、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措施,对有隐患的危矿进行查封,杜绝事故发生,给遇难户解决了供应粮,救济款和衣物。最后由赵千秋写出事故发生的过程、原因、处理结果的报告,经薛主任审签后上报。

关心群众生活  自力更生渡难关

1961年,是我们国家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全国发生粮  荒,农民吃不饱饭,干部每月的口粮也由原来的30斤降为27斤,食油降为半市斤、百分之七十搭配杂粮,镇巴县人委机关大食堂200多人就餐,许多人吃不饱,有的得了浮肿病,还无奈的说,幸亏得病,要不还吃不上一点红糖和糠麸粉。作为主管机关食堂的县人委办公室主任赵千秋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组织机关干部轮流到离县城30里海拔2000米的草坝山上背回萝卜一万多斤,切细煮稀饭,以后萝卜也买不到了,他向领导建议:学习南泥湾,开展大生产。领导采纳了他的意见,决定县委、县人委机关干部实行三三制,即轮流参加生产劳动,下农村、留机关工作人员各占三分之一。确定县委机关的生产基地在经洋公社的曾家山和毛垭公社的放马坪。县人委机关的生产基地在小洋公社的猫儿坪,赵千秋毛遂自荐担当首任生产大队长,他动员大家说:天大的困难,压不倒久经磨练的中国共产党人,延安时期那么困难,毛主席用大生产,夺得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胜利,粉碎了胡宗南对边区的封锁,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没有延安时期大,战胜困难的有利条件,比那时候多,困难考验人,困难出英雄,我们绝不能被困难吓倒,更不能坐以待毙,要走出机关围墙,到山上去,向荒山要粮,改善机关伙食,增强干部体质,保证工作正常运转,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战胜暂时困难,迎得美好的明天。大家有一个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共同心愿,扛着工具,精神抖擞地向海拔1300米的高地猫儿坪进军。

60名劳动大军,在赵千秋的统一领导下,分成垦荒、种地、后勤、管理4个基层单位,经过刀砍、火烧、手挖,艰苦的劳动感动了上帝,唤醒了高山,开垦荒地30亩,播种的玉米、青菜、南瓜,出苗后及时拔草、施肥,玉米行间套种旱地黄瓜,人们的汗水没有白滴,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收,共生产出玉米5500市斤,南瓜3000斤,60多只羊、40多只鸡。6名干部自愿报名养殖业。开始没经验,鸡与羊关在一起,夜间羊的眼睛泛出兰色光,鸡把这当成虫子用嘴去啄,羊疼痛眼瞎,死了3只,找出原因后,立即对羊和鸡进行分圈饲养。这一年机关食堂喂的6头肥猪出了槽,共产肉840斤,猪板油30多斤,为改善职工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干部参加劳动,晒黑了皮肤,炼红了思想,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密切了干群关系,得到了经济、政治双丰收,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猫儿坪作为机关的一个农场的使命结束了,为答谢周边群众的支持,临走前,将20只羊、20只鸡、500斤包谷、500斤南瓜送给群众,开垦的30亩地交给生产人,当劳动的干部返回时,群众依依不舍,像战争年代的军民关系鱼水情在困难时期再一次重演。

就是这样一件受干部欢迎、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却在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文革中,却被那些踩着别人肩膀向上爬的造反“左派”诬蔑为“赵千秋反对毛泽东思想,不务正业,搞修正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状,拳打脚踢进行残酷斗争。天亮了,拔乱反正了,历史证明,赵千秋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深入实际  解决问题

赵千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养成了一种深入实际、善于调查研究、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图虚名、不华众取宠的优良作风。

1980年,镇巴县政府决定在高桥乡的水河沟修一座水力发电站,工程艰巨、任务重,县上决定从中层干部中抽调一名组织才能强、善于独挡一面的人去实施,赵千秋又一次被委以重任。从各区调800名民兵组成民兵团,由赵千秋出任团长,县人武部一人任政委,全权领导施工,以区为单位各划一片工地,八个区的地富反坏坏右分子集中划一片工地进行施工,每天收工后,赵要到各工地亲自巡查一遍,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在一个寒冬飘雪的傍晚,赵从工地回团部,距他约30米远的五类分子工地,煨有一堆被寒风即将刮熄的火堆,一个人连声喊道:“赵团长、赵团长,我有话对你说,麻烦你听几句……”,赵问:“你是什么分子,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天已经黑了,又落着雪,把火堆弄大点,有话快说。”那人看赵团长真心实意愿听他讲,就一五一十地把多少年的冤屈苦水倒了出来,“我叫粟登廉,高桥乡节草坝村人,贫雇农成份,我不是反革命分子,我没有当过国民党的团长,我是共产党的红军团长,我经过长征,走过雪山草地,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当过后勤处长,给林彪结婚布置过婚庆会堂……,赵团长,我不骗你,说的都是真话,不相信的话,去问总参谋长张才千将军,他完全知道我的情况。”赵认真地听了他的叙述,每一句都记在心上,他认为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大问题,不可不信,不可全信,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后,才可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他对粟说:“你谈的情况,我听清了,全记住了,你好好劳动,等我把问题反映上去,查清后,再答复你。”粟第一次看到有这样一位通情达理的人,不但不训斥他,还耐心地听他把话讲完,他从心里认为他的运气来了,碰到了菩萨,有希望了。从此,他就一天又一天的期待着赵团长的回话。

一贯重视群众利益,常急别人所急,帮别人所需的赵千秋,听了粟登廉反映的问题,陷入了深思心情很不平静,他一回到团部,就去找乡领导,要看粟的档案,乡领导拿出全乡的五类分子花名册说:“这是过去的领导一届接着一届移交下来的,只写着粟是反革命分子、国民党团长。”这么大的事,却没有单行材料,说不明问题。赵团长做事认真负责,往往是一查到底,不半途而废的人,他又很快将此事向县民政局反映,并一再说明:我看粟登廉既不像神经病人,又不像胡编乱造,很有必要查清,还其真实面貌。

此事引起了县民政局的高度重视,抽调精兵强将,由局长周德珍亲自带队,沿着本人提供的路线,到富县张村驿镇、上延安、进北京,找人证,仔细查证、核实。经原来知情的张才千将军审查签名,该粟所诉情况完全属实。粟是19332月参加红军,1938年入党,在红2574师任战士,二团任副团长,团长,经历长征,转战陕、甘、晋,参加过平型关战役,任115师工兵营长,延安抚日军政大学、抗大三分校,女子大学任宣传科长,财经处处长,后勤处长。194271日,林彪与叶群结婚时,他以抗大后勤处长的身份为其布置礼堂。1944年延安经济困难,他奉命与另两名战友牵一头毛驴,身带证件及鸦片烟,去外地兑换食盐、棉花、枪支、药品等,行至富县张村驿不幸被俘,押往洛川县监狱,后转押西安集中营乘机逃跑时,摔断一条腿,从此与抗大失去联系,途经镇安县休息,将伤养好,拐腿柱棒,沿路乞讨。

在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左毒盛行,冤案百出,就是这样一名战功赫赫的有功之臣,不但没有得到政府的优待与社会的尊重,反而被莫名期妙地打成反革命,常遭批斗和拳打脚踢,受尽凌辱和歧视。

粟从镇安县回到镇巴,到1980年的35年间,家贫如洗,全部家产值不到50元钱,老婆、两个儿子都有智力障碍,失去劳力,靠粟一人耕种山坡地,养活全家,国家发放的救济粮款没有他的份,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出门不愿见人,生怕说错话,招来祸端。文革期间,搞他的车轮战,带高帽游乡,强制下跪,义务苦劳回回有他。

水落石出,问题查清了,冤案得到昭雪,县民政局为其落实了失散老红军的优抚政策,安排在县城住宿,配给一台电视机,安排为县政协委员。粟登廉这个身高1.75米的硬汉,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而这时热泪盈眶,控制不住的眼泪涮涮落地,他哽咽地说,没有想到我还能有今天,我要永远感谢党救了我,要不是赵团长替我鸣冤,那我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出头。高桥乡水河沟电站胜利峻工,电输送到县城,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解决了县城2万人长期缺电、影响生产,影响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兴隆区乱水泉电站开工,这个工程更为艰巨,要打通一道高1.8米,宽两米,长2000多米的穿山隧洞,县领导说:“赵千秋有经验了,还得请他去领导这一工程。,赵也爱上了这一造福人民的事业,快马加鞭不下鞍,打起背包就出征。电站发电了,解决了2万多人的生产生活用电,结束了祖祖辈辈用桐油、煤油照明的历史。

执行政策一丝不苟

不论是在三个区或在县上几个部门工作,作为一个基层领导干部,他牢记党的政策就是党的生命,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只列举一件事情,足以说明。

解放前夕,国民党陕西省保安三旅六团改为国民党陕西省反共救国军第12游击纵队第5支队,盘居在镇巴城乡,总兵力为1347人,由镇巴县国民党部书记长、县参议会会长庞文彦任司令。临解放前夕,由于我们57师一六三团大军压境,经我地下党员杨实接受西北局指令策反成功。该庞愿放下武器,站到人民方面来。庞派人看管好武器弹药库,还派重兵在九阵坝击溃向四川通江逃遁的第四支队。当南下接管镇巴的第3中队随军挺进到镇巴境内到达拴马岭时,庞文彦为表明诚意,派他的朋友雷子衡等人赶到县城外20里的陈家滩迎接3中队,使镇巴县未放一枪,未死伤一人,就和平解放。

这本来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我们队伍中有些人受左毒影响较深,长期以来,只看到庞文彦在起义投诚前反动的一面,有罪的一面,而看不到庞起义投诚进步的一面,有功的一面。庞被三次错捕入狱,使其部属长期受歧视,有些好干部因有在庞部当兵的历史污点,也得不到重用,给本人及其子女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

时任县委统战部长、县政协副主席的赵千秋,主动将此事向县委如实汇报,1985年,按照县委的决定,赵多次派员赴兰州军区政治部详细汇报,请求应以起义投诚政策对待。兰州军区政治部立即决定,迅速办理,确认庞文彦部为起义部队,给每人填发一本《起义投诚人员证明书》。使此案从根本上得到彻底平反,为其恢复政治名誉,对所有错处,错判人员作了纠正,对其遗孀及其子女,给予经济补偿及妥善安置,使这些人的精神得到了解放,使他们更加认识到共产党伟大,以人民利益为重,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从而激发、调动了其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公平正义。

关心全局   不分份内份外

镇巴县有5名离休干部,遇到了同一难题。企业托欠他们的离休费、药费长达三、四年领不到手,共计5万多元(药费占大头),去单位催要,管财务的人说,企业没钱。更令人气愤的是,单位掌权者竟有人说,你们老了,离休了,为什么叫我们企业来养活你们?就为离休费、药费苦苦哀求年复一年,得不到解决,让老干部伤透了心,感到很是下贱,他们的正当利益得不到维护,束手无策,叹息道:“只怪咱太老实了”。在求助无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想起了在镇巴德高望重的赵千秋,找他去诉苦,或许能反映到县领导那里去得以解决、他们在给赵千秋诉说的过程中竟痛哭流泪。特别是瞿生贵同志,山西人,1943年参加革命,作战十分勇敢,战功赫赫,曾用机枪击毙100多名日本鬼子(个人档案有记载)是八路军特级战斗英雄,曾任城关镇镇长,听党的话,到了企业。郭海清山西藉人,也是抗日战斗英雄,曾长达35年按集体职工对待,伤心地说不出话来,满脸皱纹被泪水浸湿。这些老干部原都在党政部门工作,都是毛主席的好战士,听党的话,分到哪里,就到哪里,从不讲个人得失。文革前后调入企业,他们二话没说就去了,谁知后来企业效益下滑,他们陷入困境,怎么办?赵千秋听了心里特别难受,他在想,没有老八路的浴血奋战,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没有现在强盛的中国。赵安慰老干部:“真让你们受委屈了,你们是国家的功勋,历史功绩永远不可磨灭,党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也不会忘记你们,这问题一定能解决。这虽然不属我管的业务,但我是共产党员,党员有义务向党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有责任反映执行政策中出现的问题,我会很快将此事直接汇报给领导。”听了他这一席话,老同志心里舒坦了,觉得有希望,有盼头了。赵将此事很快反映给县长,又经过多次协调,县领导认为事关老干部切身利益,再穷不能穷老干部,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召开县长办公会上,决定将5名离休干部调出企业,安排到行政部门,划入公务员行列,其费用由县财政预算支出,所拖欠的5万多元医疗费、生活费由县财政局一次付清。老干部听了拍手叫好,多年来的愁眉苦脸露出了笑容,有的说:“有的人把我们忘了,但党没有忘记我们,感谢县政府为我们排忧解难。”还有的说:“如果咱们不去找赵千秋,那不知还要拖多久!”

顶住狂风恶浪  竭尽全力保护基层干部

1966年,赵千秋任中共三元区委书记,狂热动乱的“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赵成了该区造反派眼中最大的揪斗对象,有一次,造反派的一伙头面人物,聚集一起,杀气腾腾地冲着赵开火,勒令赵公开宣布开除力坝公社11名党员的党藉(含公社党委书记、党员社长、大队支书),遭到赵的严词拒绝,赵直接回答他们了三条:一、这些党员没有违反党章党纪,不能开除;二、党中央发的“文革”16条和《五·一六通知》没有规定在运动中开除农村党员;三、开除党员要党委会集体决定。赵利用造反派不在场的机会,对区委副书记、区长苟在礼说:咱们要头脑清醒,经受考验,千万不能乱表态。基层干部很辛苦,他们拿的报酬少,干的工作多,面对各种矛盾,处在风口浪尖上,如果开除他们,就等于给他们伤口撒盐,在背后捅刀子。就是把咱们整死,也不能同意。完全硬顶,就会招来皮肉之苦,最后赵又改变策略,缓和了口气说,造反派最听毛主席的话,我们当权派更要听毛主席的话,毛主席没有叫在运运中开除农村党员,我们就无权开除。

造反派达不到目的,就进一步施加压力,将赵千秋押到力坝公社街上,要召开几千人的大会进行残酷批斗。经过翻山越岭,走了30多里路,到达街上后,因天寒地冻,双腿无力,饥饿难耐,正熬煎没处吃饭时,一位大娘直呼赵千秋的名字,来到面前说:“快走,到我家吃饭,你不是坏人,我不怕,快进屋。”进屋后,大娘麻利地拿出3个鸡蛋,一碗米钣,赵再三劝阻说吃一个鸡蛋就行了,大娘不依,将3个鸡蛋迅速打开,炒了一大碗鸡蛋米饭。那时1个鸡蛋卖1角,1斤盐8分,生产队一个劳动工日值7分钱,赵歉意地说:“大娘,你们这么困难,而我一顿饭,就吃了你家一个月的用盐量,耗尽了你家4个劳动日的工值。”大娘劝老赵说:“你这话见外了,咱们是一家人,我儿子刘义原在县委工作,你别当干部了,等运动完了,你回到我家,你们几兄弟一块种田种地,我会让你们吃饱饭吃好饭的。慈母的心肠,使赵千秋这个关中硬汉流下了两行清泪,大娘的眼圈也红了。文革结束后,赵千秋多次上门看望这位在难中救过他的老妈妈。44年后,赵千秋记忆犹新,写了一篇《永远忘不掉邹焕桂大娘的那碗鸡蛋炒米饭》刊登在2010729日汉中日报《都市周刊》第7版,怀念这位淳朴善良的老妈妈。

那一天风卷雪花,刮得正紧,赵千秋选择时机,乘夜幕降临,摸黑逃到海拔1456米高的降头山大队,与大队支书苦度一宿,互相鼓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晚霞红似火    余热放光辉

赵千秋在岗44年期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按理说累了大半辈子了,该是停下来好好休息的时候了,可他不是这样想,他把离休没有当成自己奋斗的终点,而是看作为自己继续践行入党誓言的新起点。以只争朝夕的姿态,度好人生征途上的第二个春天。

他要凭借自己身体和记忆力尚好的有利条件,以自己对镇巴的眷恋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把自己在镇巴60年的经历,亲眼看到镇巴各族人民如何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把一个穷山恶水、贫穷落后、民不聊生的旧镇巴建设成了一个山川秀美、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人民生活大改善、欣欣向荣的新镇巴,作为见证人,记录下来,传给后人,奉献给社会。

他提笔泼墨,爬格子,回首往事,仔细回忆,查阅资料,搜集证据,回访当事人了解当时的真实情况,多次进档案馆查阅资料,艰苦写作,撰成43篇文章,一部长达110页,6万多字的一部回忆录终于诞生。这些文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很有教育意义,其中《两个省级劳模奋力保护两株古麻柳树》、《一个老红军的坎坷经历》、《记镇巴和平解放》、《毛主席语录在镇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个国庆节》、《永远难忘邹焕桂大娘的那碗鸡蛋炒米饭》、《卖唱的小孩》等多篇分别刊登在陕西各界导报、汉中日报、汉中广播电视报、汉中老年报上。

《我在镇巴60年》重现了镇巴灿烂历史长河中许多有趣的浪花。温故知新,笔者有幸先读了它,深受教益。从回忆录中可以看出镇巴这块神奇的热土和英雄的镇巴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突出贡献。这里是红四方面军创建的根据地,是革命老区,在赤南乡的青鹤观建立起“陕南县苏维埃政府”,镇巴人民大力支前,为红军粉碎敌146个团的六路围攻、毙敌6万余人,俘敌2万余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全县为革命牺牲380人,其中在土地革命时期牺牲了297人,大批青壮年参加红军,许多人成了优秀指挥员,符先辉将军被任命为二炮副司令员,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战役中最惨烈的战斗,八百壮士英勇阻击,毙敌百余人。镇巴县城关镇马王庙街的晏安新任88124团的班长,全班12人,战死9人,击毙日本鬼子18人,晏安新受国民政府蒋中正颁发的奖状,奖章执照至今存于镇巴县档案馆。抗美援朝县独立营150名战士赴朝参战,凉桥乡松坪村的一位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中同尖刀班坚守210阵地,打退敌人30多次进攻,经受了上百发炮弹的轰击,歼敌9名,击伤8名,排雷55枚。当敌人再次偷袭时,他在一号哨位,端起冲锋枪击毙两名美军,另一名向他投来两枚手榴弹,弹片击中了他的左眼,血流如注,战友为他包扎,他却说:“不要管我,快阻击敌人。”阵地守住了,他的左眼残废了,全班荣立集体二等功,命名为“钢铁阵地尖刀班”。从1950年到1990年全县5313名青年入伍参军,保卫国防。陈家滩乡的吕永喜,在西藏某部服役14年,1987年被评为“全军十佳班长”,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江泽民接见。

在三年困难时期,镇巴的农业仍然增收,从1961年到1963年,全县向青海、甘肃调出粮食2684万斤,由300辆军车和地方汽车运到阳平关上站,装火车运达,为国家分忧,为甘、青人民战胜困难作出了贡献。

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有利于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加深理解和自觉贯彻,兴平、褒城、洋县、西乡、镇巴5个县的三万名民工集中在渔渡区大炼钢铁,砍光了树木,破坏了生态环境,浪费了人力、财力和矿产资源,劳命伤财,得不偿失,还有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破坏了经济建设,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其根本原因是违背了实事求是,违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一人说了算,违背了科学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我们再也不能干那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蠢事了。想起过去好心办的坏事,就更加认识到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多么英明、多么正确。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战胜各种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

在品读了赵千秋之后,笔者写成一首民歌,表达我们对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庆贺!

跟着共产党,

胜利有保障,

不怕风和浪,

永远不迷航。

听了党的话,

为民造幸福,

天天向太阳,

   永远放光芒。
侯斌生于1929年2月6日,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在西北青年干部学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分配到商南城关区任团工委书记,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至1955年任共青团商南县委员会副书记、组织部长、书记。1955年至19...
文·图/艾绳根艾绳根,1933年生于陕西省榆林市镇川堡。曾在镇川小学、中学和米脂县中学读书。1947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甘宁晋绥边区绥德分区警备2旅、西北独立1师、军委坦克3师、坦克学校任文化教员、参谋、科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信息-论坛社区
西部金秋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4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