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金秋杂志社2023年度部门决算
您的位置:西部金秋网 > 资讯 > 指点风雅
抄书往事
2020-7-15 02:03
427点击
年轻时我是一个爱抄书的人。也不知道哪来那么多时间,读书时但凡遇到打动自己处,便提笔将它抄下来。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我抄书的范围很广泛。诸如《颜氏家训》《放翁家训》《曾国藩全集·家书卷》《郑板桥集》《林则徐公轶事》《缘缘堂随笔》《燕京梨园资料》《鲁迅诗译注》《履园丛话》《池北偶谈》《笠翁对韵》《中国讼师文化》以及《红楼梦》中的诗词联曲判词等。读《说岳全传》还全文抄下了极有特色的“岳飞招状”“灵曜府胡梦蝶供词”“胡迪判词”等。《池北偶谈》中有一条魏尚书格言:“有不可知之天道,无不可知之人事。”我理解抄书也是搜寻激赏传承世间纷纭人事。
抄书好处多多,书读过很快就忘了,但抄下来即便忘了一翻就能查出引用。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即是这个理。知识储备总会有用,许多抄书片断写文章时都派上了用场。抄《齐白石谈艺录》《黄宾鸿画语录》《燕南寄庐杂谈》(盖叫天)《学画山水六十年》(贺天健),是感觉他们有些话说得十分在理,引起我的共鸣。耗费时日抄《歌德谈话录》,像是信心满满听一位白发长者讲授人生哲理。抄《莎士比亚戏剧集》中的精彩对白,深深叹服戏剧家知人论世的深刻和犀利。我将从各篇文章中抄下的片断归纳为“哲理”“事理”“心理”,写成的文章若一般化,便从这些地方捏点作料撒上,增加一分精彩。
掐指一算,我抄书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从上初中时就开始了。第一阶段抄诗句。评话小说“三言二拍”中,说书人叙述一段情节就穿插几句诗状描当时情境,如“不信上山擒虎易,果然开口求人难”“闻钟始觉山藏寺,傍岸方知水隔村”等,我便摘抄这类诗句,再加上中外谚语、俗语、歇后语合为一册,时常欣赏。第二阶段抄成语,抄了许多容易读错、写错和理解错的成语。诸如“既往不咎”被我误为“既往不究”,“变本加厉”误为“变本加利”,“文过饰非”误为“闻过饰非”等。那时还将一本成语词典中的全部成语抄在几百个纸片上,按内容归类存放纸盒中,设置标记,利于检索。五六年后,市面上才出现成语分类词典。第三阶段抄历史典故。从阅读的杂书中抄录了二百多则历史典故,前置目录,诸如“河中石兽”“塔歪有理”之类,都是耐人寻味的人生感悟。所抄之书多半是从陕西省图书馆借来的,读一遍感觉良好,抄一遍又加深印象,促使我读了不少书。反倒是买来的书不需要抄,也无人催还,甚至多少年都没有读过。
我还抄过整本的书。曾经借到一本周振甫的《诗词例话》,爱不释手,舍不得还,花了几天时间全书抄在笔记本里,时常翻阅。几年后在书店偶见此书,欣然买下,此后却再也没有翻阅过。还有一次借到一本木刻版《词综》,是清人汇编的一部规模较大的词总集,所录词作2250首。于是就一页一页抄,书随时摊在矮桌上,得空就抄几页。退休赋闲在家的父亲也不时坐下来替我抄。历经数月最终抄了五本子。几年后看到书店有单册铅字本出售,定价20元。想不到自己废寝忘食,父子接力,费神多日的劳动,只抵区区20元,未免有几分失落惆怅。
抄书能磨性子,急不得,烦不得,无论多长篇幅都得一字一字从笔下过。抄书更多的是长知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抄书成为增强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抄书多了,肚子里也记下许多名人名事名典名句。遇到情境相似处,轻轻一句画龙点睛,倒也惬意。
抄书也有看走眼处。选材不当,耗以时日,劳而无功。“文革”中抄过一本热门内部资料书《周扬之流颠倒历史围攻鲁迅罪行录》,当时抄得眼酣耳热,多年后方知一无用处,算是留下了教训。“文革”中抄录的《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海港》等样板戏唱词,是抄在街头传单订成本子的背面,无意中保存了一些“文革”史料。
毛姆说:“我不想过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而对我来说,“过去”即是我的“现在”。

侯斌生于1929年2月6日,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在西北青年干部学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分配到商南城关区任团工委书记,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至1955年任共青团商南县委员会副书记、组织部长、书记。1955年至19...
文·图/艾绳根艾绳根,1933年生于陕西省榆林市镇川堡。曾在镇川小学、中学和米脂县中学读书。1947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甘宁晋绥边区绥德分区警备2旅、西北独立1师、军委坦克3师、坦克学校任文化教员、参谋、科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信息-论坛社区
西部金秋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4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