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2024年金秋杂志社部门预算
您的位置:西部金秋网 > 资讯 > 指点风雅
世人皆知文天祥 谁识赴死江万里
2020-6-22 15:49
587点击
宋末那段逐渐走向亡国的历史读来很是惨痛,特别是最后的崖山战败,十数万人投海,誓死不当亡国奴,尸漂千里,让一路屠城而来的蒙古铁骑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其中有著名的“宋末三杰”被大家所熟知,陆秀夫背小皇帝投海,张世杰于第二天独自驾船自沉风暴中,文天祥三年后在北京被戮柴市。但是,在他们之前还有一位丞相,能走不走,率全族人丁投水死节,这便是被称作宋末爱国丞相的江万里。
现在知道江万里的人着实不多了,江西有些地方有“万里路”,但那是纪念著名诗人杨万里的,毕竟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太知名了。而江万里的诗文传世不多,历代在宣传上也有欠缺,所以使得为国尽忠的一代宗师声名不彰。
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南康军都昌人,即今江西九江都昌人,进士出身,是南宋著名爱国丞相和民族英雄。他是南宋末年的士林领袖,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
江万里家学渊源,从小就“神隽有锋颖”,他从父教,学《易经》,连举于乡,18岁赴白鹿洞书院深造,师从朱熹的弟子林夔孙学习程朱理学。
及贡入太学,当时还是太子的宋理宗赵昀对他很是赏识,特书“江万里”三字于几砚间。进士及第后,应殿试作策论《郭子仪单骑见虏》,文中抒发了他对郭子仪(中唐时期名将)不顾个人安危,忠君爱国的高尚情操的景仰之情,主考官阅卷为之动情,欣然批道:“立意新而措词妙,高古文也。”
江万里刚直不阿,从不趋炎附势,踏上仕途后便在宦海中沉浮不定,多次为小人所算计,但无论是位高权重之时还是贬谪为民之期,皆本色不移,始终忧国忧民,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这在他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
在我们的印象中,宋自秦桧以后,担任宰相的不是投降派就是奸臣,无论是汤思退还是丁大全,是贾似道还是史弥远,即使是那主战的韩侂胄,也因个人道德方面种种的欠缺而被世人非议,唯有这江万里和他的弟子文天祥,被后世奉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官方称其为古今之完人,千古道德之楷模。
文天祥是江万里的再传弟子,江万里作为著名学者,一生都在兴办教育,提携后进,史书称江万里“问学德望,优于诸臣”,“议论风采,倾动一时”。
他在教育上最大的功绩,是创办了延续千年的白鹭洲书院等三个书院,在历朝科举中,培养出包括文天祥在内的17名状元和近三千名进士,其它名士学者不计其数,所取得的业绩实为中国古代书院之最。
文天祥对他这位老师十分尊敬,赏赞有加,说他是同范仲淹和司马光齐名的学问大家:“修名伟节,以日月为明,泰山为高;奥学精言,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
江万里作为正色立于庙堂的直臣,在他周围是一堆围着皇帝转的奸佞小人,而他是以“君子只知有是非,不知有利害”为行为准绳,必然会得罪这些趋炎附势之徒。
宋理宗在位时,江万里母亲病危,因公务繁忙,他实在脱不开身,于是便让弟弟返乡看望,及他回家时母亲已病逝。于是,有人便上奏参他是“不忠不孝”之无名节之人,加上原本很赏识他的理宗也觉得他太过于刚直,对他也有所疏远,于是被削职为民,在家赋闲达十二年之久。
及至宋度宗即位,江万里才被重新启用为相,他力主抗元,但不幸的是,此时正是贾似道权倾朝野之时,以江万里的为人和处事风格如何能与其共事,所以不久他又被罢官回乡。
到了襄樊被围,国之将亡时,皇帝才又想起了江万里,下旨聘他任丞相并持兵权,却又受贾似道掣肘而无力回天,并被再度罢相,而此时的他已是高龄之人了。
随着襄樊沦陷,临安不保,蒙古铁蹄渐近,很多号称国之栋梁的文臣武将纷纷寻找出路,一时投降之人多多,江万里抱着必死之决心,对前来探望的学生文天祥道:“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嘱予国事并寄予殷切的希望。
张世杰也专程前来拜访并求教江万里:“国事如此,丞相何如?”江万里答道:“力不能报朝廷,惟有死耳!”张世杰听其言,顿首道:“丞相之言是也。”乃把酒对天盟誓:“吾当尽职。如国不保,自当尽忠报国!”
襄樊失守,临安顿失屏障,江万里知他所处的饶州亦难幸免,他不是脱逃隐居,而是“从容坐守以为民望”,他命人在家的后园挖了一口大水池,池亭名曰“止水”。
“止水”即为停止流动之水。江万里此时面对亡国在即,无力回天,空悲切,徒怅然,他静如止水的表面其实是难掩心中愤然之波涛,他所掘之“止水”池,乃是他即将为国尽忠的葬身之地,表示的是他与国共存亡之决心。
蒙古大军攻破饶州,将进宅院时,江万里方才起身,“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共存亡!”他携子从容赴水而死,时年78岁。随后,家族共180余人皆投水而亡,史载:一时“尸积如叠”,其弟江万顷被捕后,大义凛然,至死不降,遭肢解遇难。
这是怎样一幅惨绝人寰的画面,几乎是崖山十数万人蹈海殉难的先声和预演,每每想着这一场景,后脊便渗出汗来,不能卒读。
江万里之死,朝野为之震惊。“余朝大夫其所识与不识者,闻之莫不伤心流泪”。文天祥知道详情后,曾集杜甫的诗句以为奠,“星折台衡地,斯文去矣休,湖光与天远,屈注沧江流。”
今天,在江万里家乡老屋门前有这样一副楹联:
兄宰相,弟尚书,联璧文章天下少;
父成仁,子取义,满门忠孝世间稀。
上联反映了当年江万里兄弟皆朝廷重臣,士林魁首的地位;下联是说江家全族人丁,投水赴死的惨烈。
江家在当地是望族,江万里死后,其家族在外的子孙,秉江万里忠勇之志,奋力抵抗蒙人入侵,虽力微势薄,但其心九死而不悔,在后来的抗争中,号称“十二斋”的12位子侄俱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满门忠烈。
被誉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对江万里钦佩有加,他在《止水亭铭》中赞扬道:“江公之名,与水同清;江公之节,与水同洁。水则清清,人则英英。千古此人,千古此铭。”
江万里曾作有《船经临江风浪大作以诗投之》一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为官的准则:
万里为官彻底清,心中行止甚分明。
生平若有亏心事,任向波间深处沉。
江万里的道德文章名重一时,《宋史》称其“器望清峻,论议风采倾动于时。”但可惜的是,他的诗文和文集未能流传于世,几乎全部佚失,以至于我们现在无法窥见其风采,这也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后世对他的了解,毕竟,认真读《宋史》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侯斌生于1929年2月6日,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在西北青年干部学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分配到商南城关区任团工委书记,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至1955年任共青团商南县委员会副书记、组织部长、书记。1955年至19...
文·图/艾绳根艾绳根,1933年生于陕西省榆林市镇川堡。曾在镇川小学、中学和米脂县中学读书。1947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甘宁晋绥边区绥德分区警备2旅、西北独立1师、军委坦克3师、坦克学校任文化教员、参谋、科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信息-论坛社区
西部金秋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4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