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2024年金秋杂志社部门预算
通会之际 人书俱老 ——书法与人生刍议
2019-11-12 10:10
611点击
我的人生三大美事,莫过于品茶、看书、练书法。而三大美事中最为美妙者,书法也!
书法的魅力,来自其丰富的中华民族哲学的表现力,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哲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宇宙观的一种反映形式,这一点是电脑打字永远无法取代的,数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书法艺术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演进密不可分,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利用各种手段完美表现汉字的方法。而书写过程和结果——即作品,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修养和人生境界。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云:“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博彩众美,合而为字”,可见,先民们在造字之初,就自觉地将各种审美元素以及自己的审美观融入其中。
书法的初级阶段十分简易,下自七岁顽童,上到八十老翁,凡会书写汉字的人都可以参与,只要按照一定的规律练习,就会日新月异。就是要成为一名书法家,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当然,书法是一种艺术创作,写好汉字容易,真的走进书法艺术境界,做一名真正的书法大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我们所说的书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书写,二是法度。所谓法度,就是书写时必须遵守的准则、规矩,也是书法的审美规则。
当然,书法的审美标准、审美情趣也是因人而异的,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书谱》中说:“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篆书作品崇尚写得委婉而通畅,隶书作品要求写得精刻而绵密,草书作品可贵的是写得流利而舒畅,章草作品一定要简约便捷。可见,不同书体有各自的美学原则。
老子说“道法自然”,中国书法既要体现对点画和间架结构的精熟把握,又要取法自然万象,丰富书法内涵,因此精妙的书法才能让人观摩时生出众多意象。孙过庭在《书谱》中谈到书法创作时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就是说师造化、尚自然,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便是“道法自然”。
今天我们学习书法,亦有无穷的好处,即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又可以了解、体验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情感。书法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把字写得规范、整洁、美观,人看了会乐于接受。
具体来说,习字还可以给我们带来身心的健康,具体有哪些呢?
一、修身养性、陶冶性灵
学书习字,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学书习字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整体素质,这是很多爱好无法替代的。练习书法能丰富自己的头脑,养浩然正气,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纳万物菁华。
二、培育创新精神
艺术的生命在于个性,书法亦是如此。在学着欣赏、接纳美的同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追求个性化、创新性的东西。
不过在学习书法时,一切的创新都始于模仿。所以,书法中的临摹是学习和继承的必要手段,这种继承与借鉴就是为了创新。通过临摹,我们在大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为今后的创作做了大量的铺垫。于是每一次创作都是由量到质的飞跃。因此,在书法学习中,从临摹到创作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模仿走向了创新。
三、学习书法有益健康。
写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爱好,能使人在挥毫之中,自得其乐。人在写字时凝神提气,不思声色,不虑得失,不关荣辱,心无烦恼,躯体、精神完全放松,对肌体起到调节、修复等作用,大大有益于身心健康。
唐代著名书法家虞世南练书法时就讲究“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入静可以培养人们的耐性,克服急躁心理,久而久之,可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练气功就讲究意念,讲究平心静气、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这一点上,书法与气功的养生方法非常相似。
有资料统计,欧阳询、颜真卿等大书法家平均寿命79.2岁。明清两代著名书法家同高僧比较,28人中,书法家比高僧长寿12.7岁。这说明,书法家的寿命比“清心寡欲”的高僧还要高。因此说,练习书法,实在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绝佳运动。

侯斌生于1929年2月6日,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在西北青年干部学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分配到商南城关区任团工委书记,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至1955年任共青团商南县委员会副书记、组织部长、书记。1955年至19...
文·图/艾绳根艾绳根,1933年生于陕西省榆林市镇川堡。曾在镇川小学、中学和米脂县中学读书。1947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甘宁晋绥边区绥德分区警备2旅、西北独立1师、军委坦克3师、坦克学校任文化教员、参谋、科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信息-论坛社区
西部金秋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4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