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电视剧《白鹿原》在全国热映。今年6月15日,第24届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电视剧颁奖大会在上海举行,电视剧《白鹿原》获得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导演、最佳摄影三项大奖。
电视剧《白鹿原》的主要出品人赵安在上海参加了颁奖仪式,他很开心,在微信上写了一段话与朋友分享:“我们有幸在历史长河里淘起了一桶水,精心酿成了酒,奉献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感受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一切,将成为我们生命中一段最美好的回忆。”
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十八年。从2000年买下小说《白鹿原》的影视版权至今,这十八年里,他见证了这部作品从剧本改编到拍摄到审核再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整个过程,亲历了陈忠实的离世,历经了之前任何一部作品所不曾带给他的激动、震撼、高兴和遗憾。
从1999年“下海”至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遨游,赵安啥事都经过,他逐步找准了自己的航向,把稳了船舵,破浪前行。
用陕西话来说,《白鹿原》成了,赵安也成了。
下海
30多年前,我和赵安是同事兼朋友。我们在《西安晚报》当记者,每天奔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写着各种不同的新闻,经常在各自的稿件见报后,才知道各自都干吗去了,才从那一行行铅字中看到各自的文笔和思想。1986年底,我去了老山前线采访,1987年初,赵安也去了老山前线采访。回来以后,我们有了更多的谈资,当然,也因为我俩都是参加过襄渝铁路建设的三线人,都吃过苦,受过累。
原以为日子就这么过下去,当记者当到地老天荒。忽然有一天得知,赵安下海了。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改革开放的春风迎面吹来,报社成立了新闻发展公司,赵安和几位同事报名应征,记者不当,做老板挣钱去了。
事后赵安告诉我,其实,面对纷纷跳入海中的朋友,他的心思早就活泛了。那是1989年,赵安到厦门出差,有一天坐在鼓浪屿的礁石上看海发呆,旁边有一张报纸,上面刊登了一篇个人开广告公司的文章,他很受启发。回到西安后,他买了《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这本书,认真学习揣摩。不久,他就和弟弟赵军一起,注册成立了西安亚太广告公司,弟弟在前台忙活,他在后台出谋划策。
公司做的第一个广告叫“一诺千金”。他们联系了60多家企业参与,印了万份招贴,承诺不卖假货,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人民日报》还做了报道。后来,他们和很多知名企业合作,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亚太成为全国广告理事单位。
正式下海的赵安,在古城西安的小寨附近,开发经营了万国家具城。当然,干啥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这期间,赵安也经历了打官司,晚上提着钱去求人办事,吃了闭门羹,心力交瘁,焦头烂额……和他一起下海的同事又上岸回了报社,而赵安却依旧在海里扑腾,好像还越扑腾越来劲了。
转行
2000年的某一天,办公室同事议论纷纷,说最近有一部电视剧很好看,叫《12·1枪杀大案》,还说,是咱报社的赵安拍的。
很久没有听到赵安的消息了,没想到他居然改行拍起了电视剧。我赶紧找到这部剧,一看果然扣人心弦。片头那句“枪响了,出事咧,忙活咧”的陕西长腔,至今让很多老陕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说起这段往事,赵安认为也是机缘巧合。1999年,西影厂编剧李岩希写了一个《12·1枪杀大案》的剧本,找到他。他琢磨了半天,决策就是一个笨想法,正义和邪恶的斗争是永恒的主题,好莱坞大制作咱玩不起,咱能不能踏踏实实拍一部中国警察如何破案的电视剧。没想到这部剧一炮走红,创下2000年电视剧收视率第一,连《华盛顿邮报》都辟出一个整版,作为中国文化现象介绍。
歪打正着,赵安“有点野心膨胀”,觉得自己是块做电视剧的料,2000年组建光中影视公司,投资做电视剧。
赵安在一段微博里写道:“常想:哥们晚上睡不着,攒劲苦思,编一个故事,甩一把钞票,东找编剧,西寻导演,抓一帮俊男靓女,凑一个剧组,拍一个玩意,赚一把银子。然后,躲在暗处,看着千万观众对着荧屏掉泪,自己在一边坏笑,其乐无穷!有时癫狂,自己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鼻涕眼泪乱飞。还说不疯魔,不成活。他人戏谑,权当念佛。”
话是这样说,其实在赵安的心里有一个念头,不做便罢,要做就做观众喜欢看的电视剧,做好剧。一晃十八年,赵安说:“这行当,还行!不玩不知道,玩了心乱跳。就像蹦极,自己把自己吓个半死,还狂呼过瘾,不知是真疯还是假疯。老夫聊发少年狂吧。”
十八年,赵安和他的光中影视先后投资拍摄了《12·1枪杀大案》《生死劫》《软弱》《前妻回家》《跨国追逃》《双枪李向阳》《关中匪事》《白鹿原》等一批优秀电视连续剧,受到观众喜爱。
白鹿原
《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的扛鼎之作,也是赵安要拍成电视剧的心心念想。
赵安和陈忠实先生签下第一份合同已经是2001年7月。在西安灞桥西蒋村,前面平顶房后面窑洞的屋子里,陈先生抽着他的黑杠子(巴山雪茄),在一纸简单的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到2010年10月,赵安和陈老师坐在长安一号的小包间里,端着红酒庆贺《白鹿原》电视剧的立项批下来了,整整十年。期间赵安真是十五只吊桶藏在心间,七上八下了三千六百多天。开始做这个剧的时候,陈忠实又请编剧申捷和赵安长谈,陈老师讲了他的一些遗憾,还谈了《白鹿原》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和他对于电视剧的期望。
2014年底,申捷把剧本写完后给陈忠实看了,也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陈忠实很兴奋,吃饭的时候,举着酒杯走到申捷身旁说:“我看完了,很高兴,以后有任何问题你都可以随时找我。”
剧本做完以后,陕西著名评论家李星对陈忠实说:“忠实,咱成了”。在参加电视剧研讨会的时候他说:“我见到了一个能和陈忠实进行灵魂对话的编剧。”
做这部剧最大的争议在于偶像剧特别盛行,很多朋友都劝赵安,说《白鹿原》是个农村题材,比较厚重,不符合现在观众的口味,现在的民国戏服装都拍的很漂亮,真实不真实是第二位的,要愉悦现在的观众,这是一个商业的要求。在筹备的时候,赵安跟导演刘进还有艺术总监张嘉译一起讨论过,讨论的结果是,只能真实的还原这部小说的场景。当时张嘉译对赵安说:“咱得对得起这部小说,咱不能让陕西人骂咱。”
2015年5月20日,电视剧《白鹿原》在蓝田县白鹿原上正式开拍。
全体进入剧组的演员都要提前体验生活,明星大腕也不例外,他们割麦子、纺线、擀面、做针线活,跟农民学怎么在炕上盘腿坐,黑娃的扮演者姬他还把脚割破了。
在拍摄过程中,演员互相帮助,进行角色探讨。张嘉译是东道主,每天在宾馆楼下的烤肉摊,叫他朋友送来几千串烤肉,天天晚上烤肉,然后把演员们全部集中到一块,大家一边吃烤肉一边讨论。演员们都很较真,弄得编剧申捷都有点怕了,不停地有人给他打电话说,要改戏。电视剧在拍摄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小的改动,大家都对自己的角色有很多想法。
过去的女人都是小脚女人,没有人见过民国的女人是怎样走路的,小脚女人该怎么走路,小脚怎么表现,剧组做了大量的考证,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小脚女人走路的风度被演员表现出来了。
剧里面求雨的场景也请了民情顾问,怎么再现,怎么表演,为了求雨,为了百姓,为了当时的生存,人对老天爷的敬畏达到了什么程度,都被真实的一一再现。
电视剧里要表现部队进城,但是当时部队穿的服装是什么样的,找不到。导演刘进说咱得找个比照,不然心里没底,为了追求真实,他们在报纸上和网上征求当时的资料,最后找到了一张当时的镇嵩军全体军官团的照片,非常珍贵,所有的服装资料都有了印证。
导演刘进是陕西人,他和张嘉译给这部剧增添了很多陕西的特色,比如这部剧刚开始有一段歌谣,叫“吃饱了喝胀了,和皇上他大一样了”,特别能体现陕西人的特点。
《白鹿原》光后期制作作了五百多天,刘进非常认真,他拒绝了接其他戏,今天剪一点,明天推翻,甚至剧都已经拍完了,因为几个场景表情细微的感觉不到,导演提出要重新补拍镜头。为了艺术,又花了一大笔钱。
为了拍好《白鹿原》,剧组跑了好几个省市,包括上海、南京、山西、西安、甘肃,在全国各地选景,拍摄时转了十几场景。
赵安在一段文字里述说了当时的情景和他的心情:“几百人的团队一出发就浩浩荡荡,一会儿山西了,一会儿南京了,一会儿又到上海,一会儿又回陕西了,几百人的车队在华夏大地上龙一般地游走。主创们都疯了,焦虑、兴奋、疲倦、激昂,一开口,就是遇见这样的机会不容易,鼓把劲,咱做部好剧。我心里暗自嘀咕,钱像水一样哗哗流淌,两亿三的票子如果堆在一起,是不是能把我埋起来了。然而,一进剧组,像一个闲人,手抄在口袋里游荡着,看风景似的当着吃瓜群众。想起剧中那个傻子一开篇自我开心地豪放歌谣:吃饱了,喝胀了,和皇上他大一样了。到了现场就会嘿嘿傻笑,或撑着一脸淡然装深沉。
从麦苗青青到白雪皑皑,剧组关机了。227天的酸甜苦辣,把脑子泡木了。钱花超了,我不怕,这是《白鹿原》;拖期了,我不怕,这是《白鹿原》;有朋友问我,你底气从哪来的,我笑笑,这是《白鹿原》。
在赵季平的工作室,一头白发的赵老师弹着钢琴,第一次唱出片头曲优美的童谣,‘原上的白鹿呦,我爷我大的白鹿呦’,到韩磊在录音棚里豪情万丈地放歌‘日子总会亮堂,麦子终会再黄’。那千百年来的朴素愿望,终于,终于……熬到头了。
审片时就像上了审判台,等候的时候让人心揪的疼,不停地有探子来报,观看的专家们的表情如何如何,吃饭时都议论了什么。微信在频繁地传递着各种问讯,大道和小道的消息,真是坐在火山口上,怎么挪腾都觉得屁股坐的有问题。五天专家审完,我接到陕西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的电话,他说:赵总,这戏成了。
成了,这是陕西人最结实的心理认同……只要认真,一点小小的匠心,都会让人会心一笑。一点一点的匠心聚集起来,塑成了《白鹿原》在圈内的口碑,这是一帮手艺人在飚劲儿。”
此时此刻,赵安心里最想念的人是陈忠实先生,“先生走了快一年了,《白鹿原》做了他百年长睡的枕头,他“激荡百年国史,再铸白鹿精魂”的题词挂在会议室里。满是皱纹的面孔,平实朴素的嘱托,音犹在耳:小说写完,我的事就完了,发表到社会上,那就陈忠实是陈忠实,白鹿原是白鹿原了,咋改,那是你们的事了。《白鹿原》的改编,我寄希望于电视剧。
厚重铿锵的历史,风云变幻的年代,最大限度的还原,精神层面的萃取,文化积淀的升腾,生动形象的再造,终于让我们的祖辈们,一个个精灵一般,活灵活现地站立起来,步履坚定,金蛇狂舞,从白鹿飘忽的莽原,走进了银屏。”
陈忠实先生没有看到电视剧《白鹿原》,很遗憾,但是,他可以安心了,可以在那边沉沉地睡去了。因为一位评审会专家说:“大家对名著的改编都非常忌惮,很少能改好的,这一回我觉得陈老师是可以闭上眼睛了。”电视剧在送审的时候,陕西的专家们对这部剧的评价超乎寻常,85集的电视剧看完之后,全体专家起立鼓掌,这在陕西电视剧审批历史上还是从来没有过的。
《白鹿原》成了,赵安也成了,不仅仅因为电视剧《白鹿原》是对赵安人生里程碑似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赵安对影视这份事业的热爱与坚持,使他成为陕西影视的领军人物,也成为中国影视行业的佼佼者。他在一篇文中写道:“细想人生,其实信仰就是一种执着的坚信。不怀疑其正确与否,傻傻地固守,于是有了根基,有了底气,有了奋斗的理由,有了力量焕发的动力,有了一根筋的脾气。
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作为赵安的朋友,我为他鼓掌,为他喝彩,也远远地注视着他,祝他拍出更多更好的电视剧,也祝他一路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