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2024年金秋杂志社部门预算
普及家庭医生谨防流于形式
2017-8-04 17:36
570点击

◎文/河南·张枫逸

今年,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家庭医生的普及推广对于规范诊疗秩序、改善就医环境、方便群众看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些发达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一般的头疼脑热,先找家庭医生看,病情严重时才到医院就诊。相比之下,国内家庭医生长期缺位,使得人们一有病就直接跑到大医院,既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又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在我国,家庭医生并非最近才提出来的,早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此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试点探索。不过,从试点情况来看,各地虽然在计划期限内完成了家庭医生服务签约,但“签而不约”现象比较突出。不少群众反映,不知道自己的家庭医生是谁,也没有享受过相关服务,签不签一个样。可以想见,随着家庭医生的全面推广,这方面的问题会愈发凸显。
家庭医生有名无实,原因很多。目前的家庭医生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医等组成。许多居民对于这些来自基层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具有天然的不信任,不少人宁可排队、买号也要到大医院看病,认为大医院医生水平高,设备条件好。另一方面,家庭医生队伍缺口巨大,有限的人手本身还要负责日常门诊,完成上级分派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本无力为签约对象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为了防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流于形式,这次颁布指导意见中,卫计委提出“合理提高家庭医生收入水平,鼓励多劳多得”。必要的激励机制,显然有助于增强家庭医生的职业吸引力,让更多的医疗人才愿意扎根基层,为居民群众服务。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多劳多得不能只看签约数量,更要真正和签约服务挂钩。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应针对家庭医生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公众拥有话语权。家庭医生是否称职,群众自己的感受最真实。
防止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流于形式,还要通过宣传和制度引导,改变公众就医理念。事实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完全可以承担。有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比如,家庭医生可优先帮签约居民挂专家号,经家庭医生转诊住院可以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等,从而增加家庭医生的“含金量”。此外,想要推广家庭医生,还得摒弃行政命令“拉郎配”,允许居民和家庭医生双向选择,有助于推动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让更多群众真正受益于家庭医生。
侯斌生于1929年2月6日,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在西北青年干部学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业后分配到商南城关区任团工委书记,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至1955年任共青团商南县委员会副书记、组织部长、书记。1955年至19...
文·图/艾绳根艾绳根,1933年生于陕西省榆林市镇川堡。曾在镇川小学、中学和米脂县中学读书。1947年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陕甘宁晋绥边区绥德分区警备2旅、西北独立1师、军委坦克3师、坦克学校任文化教员、参谋、科长...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信息-论坛社区
西部金秋网 版权所有 陕ICP备10204431号